时间极简
谈了物质极简的一些基本理念后,接着补充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实用价值,这同时...也是时间极简的理念。
举例说…
当你家里堆满杂物时,你有没有计算过…一年之中耗费多少时间去整理它们?又耗费多少精力去保持适当的清洁?
就好比说几十件的衣物,虽然放着不穿也不太占地方,但往往要穿时又发现有异味,橱柜没做好通风除湿,分分钟还会发霉,于是又要拿出来重新清洗,遇到娇嫩的布料,还要跑一趟洗衣店干洗,这是多么耗费生命呀?
只保留少量合身的,有品味的,穿起来舒服的,如此一来…并不影响你的社交形象,也减少照顾衣物的麻烦。
就我本身而言,已经把衣服捐掉70%,剩下的衣服手指都数得完。
而因为决定这种生活态度,我平时也几乎没有去shopping,因为根本没打算买,去逛街通常来说也只是为了社交活动。而除非现有的衣服穿旧了,破损了,我才会选购新衣服。
以此延伸…物质极简的实用价值除了省钱,其实还为了节省生活上的时间,让我们这么定义时间极简,就是为了“提高优质生活的效率”。
看看以下这张图片~
这是从一本名为《管道的故事》书里的截图,这虽然是一本讲赚钱的书籍,和极简主义无关,但我觉得里面说的概念很有趣。
比如说…人平均一辈子就花了四年的时间在整理房间,谈及都市人花在塞车,花在排队的时间,我觉得是更加是可怕的。
像《我决定简单的生活》里,作者以前就有收集唱片的嗜好,但随着收藏量变多,他发现…那些唱片除了消耗他大量的时间去整理,“好像很久没听某某唱片”的念头,更是无形中成为一种生活压力。
就以我自己为例子,我以前也有集物癖,家里有间房间是用来堆杂物的,里面会有日常用品,旧电器,旧电脑,纪念品,和一些“也许会用到的”垃圾。
以前的我很没安全感,总觉得这些东西有备无患,收着收着...谁知道说不定会用到呢?。但实际上…很多杂物丢着几年了,根本是原封不动的。这种行为其实是潜意识的投射,这反映出我的心灵世界的贫瘠,认为这些“物质”就是我的“拥有”。就像《断舍离》里的描述,这些杂物收着收着,看似无伤大雅,但其实是人对过去的执念。
重点是,难得假日时,第一时间就想到要处理这些杂物,但又不知从哪里开始,东摸摸西看看的,一天的时间又过去,结果糟蹋了难得的假日。如果你说你不爱收杂物,那么试试往这种思路延伸,看看你的电脑是不是下载了一大堆电视剧又没时间看的,看看你是不是收集了很多公仔摆饰却连几时买进,放在哪里都不太记得。
总之,一切消耗时间去打理的东西,自己又一直无意识去收集的,那都不是你的“拥有”,而是拖累。
如果你有梦想,有追求,那么更应该思考这个理念,努力是很重要,但是“效率”则是神。一天24小时,8小时工作,8小时睡眠,1小时塞车,1小时吃喝拉撒,扣除这些基本的消耗,那么只剩下6小时的时间可用,如果这6小时继续被各种琐事,刷facebook,煲剧,聊微信给占据,那么基本上...能“努力”的时间几乎没有,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会抱怨,我也是想努力,可是我根本没有时间。
然而,就像极简主义也是一种选择,时间也是一种选择和牺牲,只有牺牲那些不重要的活动,才能腾出时间做我们想做的事情,如果你把珍贵的6小时,用在看书,做运动,和尝试一些有挑战性的活动,比如学摄影,学烹饪,学静坐,学瑜伽,学跆拳道,这么继续一个三五年,不难想象,你的人生是会有根本的变化。
简而言之,“提高优质生活的效率”。而时间就是生命,不值得消磨生命日复一日去处理那些物质垃圾,让我们把生命用在提高生活的质量。
时间极简,就是把宝贵的时间,沉淀在真善美的修行,下一篇待续...精神极简。
举例说…
当你家里堆满杂物时,你有没有计算过…一年之中耗费多少时间去整理它们?又耗费多少精力去保持适当的清洁?
就好比说几十件的衣物,虽然放着不穿也不太占地方,但往往要穿时又发现有异味,橱柜没做好通风除湿,分分钟还会发霉,于是又要拿出来重新清洗,遇到娇嫩的布料,还要跑一趟洗衣店干洗,这是多么耗费生命呀?
只保留少量合身的,有品味的,穿起来舒服的,如此一来…并不影响你的社交形象,也减少照顾衣物的麻烦。
就我本身而言,已经把衣服捐掉70%,剩下的衣服手指都数得完。
而因为决定这种生活态度,我平时也几乎没有去shopping,因为根本没打算买,去逛街通常来说也只是为了社交活动。而除非现有的衣服穿旧了,破损了,我才会选购新衣服。
以此延伸…物质极简的实用价值除了省钱,其实还为了节省生活上的时间,让我们这么定义时间极简,就是为了“提高优质生活的效率”。
看看以下这张图片~
比如说…人平均一辈子就花了四年的时间在整理房间,谈及都市人花在塞车,花在排队的时间,我觉得是更加是可怕的。
像《我决定简单的生活》里,作者以前就有收集唱片的嗜好,但随着收藏量变多,他发现…那些唱片除了消耗他大量的时间去整理,“好像很久没听某某唱片”的念头,更是无形中成为一种生活压力。
就以我自己为例子,我以前也有集物癖,家里有间房间是用来堆杂物的,里面会有日常用品,旧电器,旧电脑,纪念品,和一些“也许会用到的”垃圾。
以前的我很没安全感,总觉得这些东西有备无患,收着收着...谁知道说不定会用到呢?。但实际上…很多杂物丢着几年了,根本是原封不动的。这种行为其实是潜意识的投射,这反映出我的心灵世界的贫瘠,认为这些“物质”就是我的“拥有”。就像《断舍离》里的描述,这些杂物收着收着,看似无伤大雅,但其实是人对过去的执念。
重点是,难得假日时,第一时间就想到要处理这些杂物,但又不知从哪里开始,东摸摸西看看的,一天的时间又过去,结果糟蹋了难得的假日。如果你说你不爱收杂物,那么试试往这种思路延伸,看看你的电脑是不是下载了一大堆电视剧又没时间看的,看看你是不是收集了很多公仔摆饰却连几时买进,放在哪里都不太记得。
总之,一切消耗时间去打理的东西,自己又一直无意识去收集的,那都不是你的“拥有”,而是拖累。
如果你有梦想,有追求,那么更应该思考这个理念,努力是很重要,但是“效率”则是神。一天24小时,8小时工作,8小时睡眠,1小时塞车,1小时吃喝拉撒,扣除这些基本的消耗,那么只剩下6小时的时间可用,如果这6小时继续被各种琐事,刷facebook,煲剧,聊微信给占据,那么基本上...能“努力”的时间几乎没有,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会抱怨,我也是想努力,可是我根本没有时间。
然而,就像极简主义也是一种选择,时间也是一种选择和牺牲,只有牺牲那些不重要的活动,才能腾出时间做我们想做的事情,如果你把珍贵的6小时,用在看书,做运动,和尝试一些有挑战性的活动,比如学摄影,学烹饪,学静坐,学瑜伽,学跆拳道,这么继续一个三五年,不难想象,你的人生是会有根本的变化。
简而言之,“提高优质生活的效率”。而时间就是生命,不值得消磨生命日复一日去处理那些物质垃圾,让我们把生命用在提高生活的质量。
时间极简,就是把宝贵的时间,沉淀在真善美的修行,下一篇待续...精神极简。
评论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