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神极简-质疑
我选择以不定期的方式,写这个极简主义里真正的核心价值观-精神极简。
首先必须强烈推荐一本书《1984》作者是george orwell,让我套用里面的一句话:
War is peace
Freedom is slavery
Ignorance is strength
大致上的意思是....和平也是一种战争,自由不过是奴役,平民的无知使国家强大。
这听起来...也许就像是一种阴谋论,传统观念,社会观念,和我们从小到大被灌输的教育,一时之间要说个明白,这是很难的事情。
而精神极简的价值,就是提醒自己时时检视自己被灌输的观念,被教导的知识,是怎样操控自己人生中的每个选择,和每个行为。
以我自己为例子...
我并不是在一个幸福家庭里长大,各种不堪的童年经历,你能想像到的,也许都是我的遭遇。还记得小时候父亲时常骂我是"痴呆",直到今天我才发现,这种被排挤,不被关爱的感受,其实会让人潜意识里产生一种罪恶感,认为自己不被接纳,原因是有某种缺陷,而潜意识里会压抑了"痴呆"这种表现,无形中学会了一种模式,认为只有“聪明”的人才会被爱,被接纳。
所以在成长的岁月里,我喜欢阅读,喜欢哲学,喜欢心理学,更喜欢在朋友面前卖弄小聪明,也许潜意识里....我认为“痴呆”是不受欢迎的品质,所以我必须竭尽所能表现聪明,才能得到接纳和关爱。实际上...不以为意的,背后却被冠上骄傲自负,自我中心,自作聪明的等号。
可想而知,被这种方式牵引去“获得关爱”,注定是失败收场。在无法建立自我价值的情况下,自然而然就发展出很强势激进的性格,认为自己可以控制命运,操控人心,但背后却隐藏着对爱的不信任,或者不敢信任爱的脆弱心灵,我想...在今天看回去...也许就是自尊心被践踏后,一种自我保护的进程。
直到和前女友分手时,我才开始意识到…也许我的问题很严重....阻碍我们之间的...不是对待感情的态度,而是我有几近病态的心结。我不信任别人,又害怕别人背叛,于是我的爱总是很保留,往内延伸....也许亲眼见证一个问题家庭,我潜意识里不敢组织家庭....不敢有孩子....所以直到后来....她觉得我对她只是玩玩而已...但也许一切一切都是我自己造成的。
有一本书,里面有段话是这么说:“所有出现在你身边的人都不是偶然的,也许是前世今生的宿缘”。
然而,经历了那么多年的历练,也许那些阴影却沉淀出现在的自己。就以这个新年来说,我没买任何新衣服过年,第一次穿旧衣过年。曾经对我来说,新年是很重要的日子,好像一整年的努力,就为了在这一刻吐气扬眉,像孔雀开屏般,炫富炫贵的节日。今年也不像往年,牵着女友去亲戚家拜年,各种炫恩爱,各种炫甜蜜;今年恢复单身,用单身狗的身份,去接受亲戚们“说教”。但如今反而平静得很,别人的眼光,别人的评价,就像“没用到的,都是垃圾”,我为什么要活在别人的眼光下呀?既然不需要活在别人的眼光,那么那些评价就是垃圾,我走自己的路。
回观过往的事情。我有一种感觉....直到今天,我才是真正开始活着,过往....我只是困在某些社会观念,世俗观念里,我就像是一只发条机械人,被程式化,做的任何决定,都来自于过往输入的程式,事实上,也许我换了很多工作,后期也赚了很多钱,但追求成功的那种渴望,其实都是内在缺乏价值感驱使的结果。
如果今天自卑感站在我面前,我不会打压你,不会排斥你,我会接纳你,爱你。接着有一种领悟就会发生,我不需要向别人证明我很能干,我不需向别人炫耀我的奢侈品。我的人生道路上,学习,再学习....不断的突破自己,但我不会向谁领“证书”;也许平凡,但不会平庸,已经自由的灵魂注定不会平庸。
精神极简,是一种手段,时刻检视自己野心,和价值观有没有被传统观念绑架,有没有被社会的价值观限制。比如我们拿什么牌子的手机,也许都存在“被认同”的需求;驾什么车,更是一种身份地位象征。外上延伸,其实我们做的每一件事,都有着某种精神上的索求,被爱,被肯定,被需要....
这也是一切“极简”的根基,检视,看透,领悟,进而减少精神上的依赖,反映在物质的世界,其实就是物质极简和时间极简的表现。
也许可以这么说,精神极简不是推崇清心寡欲,或者标榜无欲是一种美德。实际上,精神极简是砍断不属于你的欲望,砍断社会加诸于你的欲望,砍断教育加诸于你的欲望,人的内心深处,其实有着更原始的欲望,一种对真善美的追求,而要如何发现自己生命中的真善美,首先你必须拥有自由的灵魂,你才能看到你人生中的每个选择,和每个选择的可能性。于是,当你清醒的做选择怎么生活的过程里,你会渐渐的发现自己活着的价值,自己活着的目的,你会充满力量的挥洒写下自己生命的故事,而不再纠结于寻找生命的意义。
待续...
评论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