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-Commerce



MCO这段日子,除了零碎的去上班办点事情,大部份的时间都用来研究E-Commerce,感触蛮多的。

以前听说从淘宝代购东西过来马来西亚很便宜很值得,于是市场兴起一股代购热潮,一堆代购Agent和公司出现,赚得风生水起,后来淘宝自己搞官方集运,并推出淘宝Lite的App,用户几乎可以自己一键代购,现在支持的本地银行支付也越来越多,结果90%的代购公司就这样被灭掉了。

然后不久前听说Dropshipping这个新颖的词汇,感觉人人都可以做网络生意的时代来了,但还没开始赚大钱,却发现那些砸钱去做的公司比如Komuten,Savevalue2U,他们网站的产品变得越来越少得可怜,我猜都是面临倒闭的边缘了。原因也不难理解,以前拥有资金的进口商没E-Commerce的经验,他们觉得他们只管进口的事情就好,然后网卖还是交给专业的去做,但随着时间推进,他们一定会发现自己胡乱进口商品,总会有那么一些滞销的东西导致拉低盈利,甚至导致亏损,结果那些做网卖的都赚了,却不用承担批发商亏损的风险,结果想当然尔,那些财大气粗的进口商也是被逼进步,于是自己也就撑起整条销售链,垂直整合业务。

时间一久,“进口商”的概念也变模糊了,现在的生意模式,比如Sokano,Dasher,Gadgetbin那些网卖大佬,通常都是自己进货,自己安排仓库,自己做网卖,毕竟现在网卖的门槛越来越低,Lazada和Shopee的引流效率之高,只要你把自己的商品post上去,曝光率很快,流量很大,除非商品有严重问题,否则销售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而已。

而发展到这一时期,E-Commerce都已经是老掉牙的词汇,现在不管大大小小的公司都会来凑一脚线上线下整合生意,于是同类产品的价钱竞争就趋向白热化,一般上在Lazada和Shopee,只要你的价钱能低于竞争对手一丢丢,销量量一旦累积上去,你的销售记录就能帮你立于不败之地,所以说网卖那种人人都能做生意的美好愿景早就消失,其实以目前而言,就我的观察,只有那些财力雄厚,可以从中国大量进口商品来压低产品成本和运输成本的公司,才能称霸网卖市场,而那些小卖家是渐渐被挤出市场而已,包括哪些试图想用Dropshipping增加销售领域的小公司,始终都是徒劳,毕竟马来西亚这种价钱敏感的市场,服务做得再优秀,只要别人比你便宜,就是赢你九条街了,更何况....Dropshipping的模式还是层层叠代,有几层的中间人要赚,成本如何压低?

竞价肯定是条死路了,也难怪一些有远见的卖家开始狭缝中生存,开始开发新兴市场,比如Home Made花生酱,Home Made干粮,加上一些品牌包装,故事营销,用社交媒体建立消费圈子等。也许这才是新时代的生意出路,不是为了做网卖而网卖,而是利用网络的发达,重新定义在以前看来不可能的生意变成可能,比如说...产品的原料也许都可以从淘宝买,然后包装甚至可以小批量找代工厂定制,而销售方面可以依靠各大网店平台。这在以前是不可以能的,以前要生产个产品,非要搞间工厂出来才行,现在则不同,生产一样东西,几乎很多环节都可以外包出去,就好象苹果手机或者小米的营销模式,每个部件都在不同的地方和工厂代为开发,然后最后集中拼装出成品。

研究这些生意模式实在获益良多,我想...在疫情影响下,未来的经济会更加糟糕,我也迫切需要打造出自己的生意模式,打造可持续经营的稳定收入。


评论

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

旧车牌换新车牌的手续和步骤(转)

马来西亚车牌号详解

希望,这次的离开,不会再是逃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