沟通障碍省思
明明只是在脚踏实地的在工作,却总是会有一些莫名其妙的小人在旁煽风点火,穷追不舍想致我于死地。这些有病态心理的人总觉得把竞争者剔除,自己就能要风得风,要雨得雨,一统天下。其实...他不过是着了老板们的套,老板不必起他工资,玩弄一下这些蠢驴的妒忌心,就有人拼死拼活在表现,捧大脚。
我的原则是,做好自己的本份,然后适度的搞好人际关系,不太近,不太远,刚好就好。上司如果丢下不合理的要求,我会毫不犹豫拉党结派合理的抗争一番,看你权利大,还是我手段高明。上司如果善良和气,我必定报之以勤奋,不断精进工作效率,努力化解一切同事间的矛盾。
永远思考做正确的事情,而不是只是把事情做正确。如果不敢违抗老板命令,不敢得罪同事,结果就是唯唯诺诺当只被欺负的丧家之犬,但为了舒缓自己的不甘愿情绪,却时常做出一些小动作,有意无意的制造冲突,这种小人...是最让人伤脑筋的,成事不足,败事有余,连做错事了还都想拉你陪葬。
对我而言,走出完美主义的思考方式很重要,如果一旦被陷害就情绪低落,失去所有动力,那么我的心态就会很被动,在职场上只会被小人摆布。如今的我,不断提醒自己,允许不完美,哪怕是尽心尽力做好事情,功劳却被别人邀去,哪怕明明没犯错,却背了别人的锅,也别气馁,坚持一种凡事尽力,做好本份的品质就好。因为这是放诸四海皆管用的精神品质,也不管是做任何事,其实只要不失本心,坚持前进,就算失败,你也不是在原地的失败,如果细心回首,已经走过了很长的路。
以前从事的偏门行业,各种尔虞我诈,各种勾心斗角,也许已经成为我宝贵的人生经验,如果不是这段经历,估计自己还是懵懂无知,在职场只能成为弱势者,饱受欺凌。至少,现在的我,察言观色,观人入微不是问题。
前一阵子,很懊悔自己做错了一些决定。可是后来想了想,也许一切都是机缘,当我在自卑34岁了还一事无成时,我看到43岁的同事竟然呆萌到无法理解一些粗浅的社会潜规则,挣扎在自我设限的困境里,霎那间,我感到庆幸也许误打误撞获得了某些宝藏,只是我还不能完全应用而已。
从小到大,经历各种挫折和煎熬,我在迷失迷惘中遇到了启蒙作用的奥修,从他的书里,我开始了另一种向度的生活,从此延伸出一种探求真理的习惯。有些人,读完一本书就必须post上facebook炫耀一番展示成就,而我近十年来,估计读完不下千本书籍,宗教的,哲学的,心理学的,科技资讯的,数量之庞大以至于我都不去统计读过什么书,只是随心所欲的读,满足求知欲。
加上后期智能手机的发展,我从看书转变成“听书”,我用讯飞读书助手和喜马拉雅这两个超级好用的App大大的提高了“听书”速度,一边工作一边听书,等电梯也能听,跑步也能听,临睡前也能听。
或许因为这个习惯,有时候我和一些长辈聊天,隐约间我会觉得他们思维很幼稚,虽然很自责为什么会有这么傲慢的心理?但当我和更多更多的人接触后,我开始明白到,人的思维丰富程度决定他的心灵年龄,也许...我也很老了,只是我不自觉。
这似乎也解释了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,明明行得正,坐得正,自问是个好人,可是家人不认,朋友疏远,同事找碴。对于一个装着老灵魂的身体,言行看起来必定不一致,也许看起来傲慢?看起来很装逼?我无法切实得知,但我可以想象,一位五岁孩童站在我面前讲大道理的样子,某些不协调感会很伤人自尊心。
又或许这么说,如果我常把事情说错了,别人就有证明自己的机会,而往往我说的事情的确有一定的道理,那么我就剥夺了别人满足慢心的需求,他们在我面前常被辩倒得无言以对,却又不愿意审视问题本身,那最好的解决方法是什么呢?那便是远离此人。
当我和某些人保持距离,讲话敷衍时,关系总会特别的好。而一旦深交,他们就会有各种恐慌,原因不是我说错什么话,而是我的整体思维就是对他们的一种不敬。人心,不外是贪嗔痴疑慢,你能满足他们这些需求,那便能成为称兄道弟的朋友。反过来,如果你传达的是反贪嗔痴疑慢态度,他们要么觉得你在挑衅,要么觉得你很冰冷。也难怪一些搞宗教的,也必须发明个天堂来吸引人,如果只是一味的教导贪嗔痴疑慢的内涵,多数人不会感兴趣。
了解自己就是一位怪咖,和接受这种特性,然后寻找出和现实社会接轨的方式,这也许是我该努力的地方。
评论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