序言




第一次认识到“极简主义”这个字眼就是从Apple的产品设计语言里,而苹果教父Steve Job更是把极简主义发挥到接近执拗地步的人。

极简的含义,很多时候会被简约风格混淆,然而...我认为简约只是形容减少细节和简单化的设计,而极简却是化繁为简的沉淀,不难发现苹果的产品连一颗螺丝都非常讲究细节,但整体看来却是精简纯净的。

但开这帖子,并不是想吹捧苹果产品,而是想分享生活的极简主义。第一次认识到这种生活态度是读了一本名为《我决定简单的生活》的书,作者是佐佐木典士。

读着佐佐木典士的故事,就像读着自己的故事,那种收集癖,永远无法填满的空虚感,老是追求各种奢侈品的失控行为,最后搞到自己生活紧张兮兮,人际关系产生阻碍。

在深刻的反思里,我领悟到...自己常年来那种堆积物品的习惯,其实是因为没有安全感,攀比奢侈品的欲望,是因为自卑感。

总在想要换更好的车,更贵的车,戴更好的名表,拿更贵的手机,用更高端的相机,可是...有时候却发现,生活的本质其实很简单,一切攀比和野心,其实都是迷雾。繁琐的奢侈品追求,复杂的欲望,实际上在让生活迷失。当可以放下一切所谓“自以为”的拥有时,回归最淳朴的生活,反而会产生一种踏实感,一种活在当下,满足无所求的感觉。

踏入30岁,那种年轻什么都要追求的热血不再,虚假的欲望渐渐的脱落,内心的沉淀,表现在生活上就是一种简单,自由,无挂碍的生活态度。

带个背包,就可以游天下;一架手机,就能知天下事。不必累积不需要的奢侈品,不必攀比无聊的名牌,活出自我,活出风格。因为活得简单,不必把精力耗在无聊的攀比,和错误的欲望追求,其实在成长的道路上会更有效率。

就像一个跑得很快的人,如果内心世界混乱,其实跑的是弯曲复杂的路线。到最后也许他都无法明白生活到底在干什么;然而一位内心澄明的人,不管是睡觉,走路,吃饭,其实都在贯彻自己前进的道路,去体验人生,而非追逐某些虚假的社会期望。

或许可以这么说,人生与其花时间在战胜别人,不如静下心来了解自己,超越自己的框架,正是卓越的起点。



P/S:以这篇文章为开始,打算不定期更新集结一个极简主义大楼,分享我读过的极简主义相关书籍,或者觉得有意思的视频。

评论

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

马来西亚车牌号详解

旧车牌换新车牌的手续和步骤(转)

人生中的第二辆车,KIA Spectra 1.6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