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作室的一些DIY-Part-1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首先来张关于Modem部分的配置,上面“残残”的机箱,前置面板已经损坏,旁边盖也已经不见,最后拿来废物利用组软路由。

基本配置只是:

Pentium-4
256MB DDR RAM
4GB HDD
3pcs Dlink Gigabit LAN Card

软路由走的是海蜘蛛6.1,各位有兴趣可以去官网了解了解看是什么玩意。

http://www.hi-spider.com/


迟点有时间,我会写一些海蜘蛛的教程,毕竟用了几年,已经累计了不少使用心得。这强大的玩意,配合VM Ware基本就是无线WAN合并。偷Wifi用的时候基本上可以做到无限综合负载结合,这不是一般的Load Balancer可以比较的功能。

当然,自己DIY软路由,稳定性的考验会比较大,市售版的Load Balancer成品大致上来说都已经是可以稳定运作了的,不需要太多折腾。


另外,Modem只用了Dlink最普通的型号,双线负载两条streamyx 2 mbps(该区域只有2mbps最高,没办法),电脑软路由本身处理NAT链接,所以Modem强不大强大都是没有关系的,基本上任何型号都无所谓,只会用到bridged mode。最后,还bridged了一架TM的wifi modem来负责Wifi功能。

Modem下面则是TP-link 8 port Gigabit switch,外加一个12cm电脑散热风扇24小时对着吹辅助散热。

左边分别有两粒AVR,虽然也希望用上UPS,但小资本工作室,还是出不起酱的钱,呵呵~

AVR的主要作用是顺便filter Adsl的接入点,多少会增加一点防雷效果。遇过打雷炸了AVR,可是电脑没事,基本上还是有点信赖AVR的。

软路由下面的电脑是NAS,配置是:

Intel E5200 Dual-Core
Gigabyte GA-EG43M-S2H
2GB 800Mhz DDR2 RAM
320GB HDD OS
500GB HDD CCTV
500GB HDD FreeNAS

本来纯跑freeNAS,但后期改成Window 7 64bit挂VM Ware FreeNAS,原因就是Host OS是Windows的话,偶尔可以很方便的挂一些软件,甚至CCTV,一物二用比较经济,FreeNAS基本上只是资料暂存区,备份另外,所以用VM Ware来挂,基本是不影响使用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这里是资料备份区,一大堆HDD,不过基本上都是一些接近淘汰的HDD,容量都是介于40GB~320GB而已。

不过对于批量clone电脑OS时,或者小档案备份,每颗HDD都粘上一些便条标记的话,对比单颗大容量硬碟,实在还是显得方便多,而且一个资料存在多颗硬碟,安全性还是蛮高的,除非发生火灾吧,汗~


Part-2继续.........












评论

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

马来西亚车牌号详解

和AI聊天的感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