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质极简





现代这个纸醉金迷,物欲横流的社会,其实很多人所拥有的物质,是超过生活的基本需求的。举例说,很多人手上就会有几台手机,几台ipad,有些则有无数双鞋子,一堆包包。往上延伸...几台车,几间房子。

其实拥有那么多东西,并继续去累积和追求,你是否有问过自己一个问题,”我感到幸福吗“?

当我看到天真无邪的小孩子可以因为吃冰淇淋,玩泥沙而露出愉快的笑容时,不禁纳闷,为什么我的生活是越来越难感到快乐。

”拥有“是什么?后来我思考这个问题。难道你有法定声明拥有某间房子你就是拥有吗?就算是,拥有屋子,你却未必拥有家庭。拥有家庭,又未必拥有美满的亲情。

但延伸下去...其实钱也好,家庭也好,爱人也好,人类就是一种不断追求欲望的生物。建立家庭的想法,其实蕴含很复杂,需要被肯定,需要价值感的需求;需要名车名表的欲望,又蕴含虚荣心,又或者自卑感的作祟;就算恋爱这种天经地义的事情,其实蕴含很深的寂寞,空虚所驱使,有时候两个人走在一起,不是因为有多欣赏对方,而仅仅是互相填满对方的空虚。


“物质需求就是心灵的倒影”,这是我对物质极简下的一个核心理念。


所以...在开始实施物质极简的生活前,请务必记得这个核心理念,但物质极简绝对不是过着清心寡欲,像和尚一般的生活。事实上...物质极简,依然是化繁为简,要沉淀出你对物质享受的品味和需求。

简单来说...就是凡是没用到的都是垃圾,凡是有用到的都是必需品。但是任何所拥有的物品,都应该建构在幸福生活的基础上,带来负担的,带来压力的,一味可以考虑当作垃圾丢掉。

推荐两本关于”丢垃圾“的书,一本是《断舍离》作者山下英子,另一本是《不持有的生活》作者金子由纪子,这两本书有很多有趣的丢垃圾描述,但重点有两个,其一是不要抱有”也许将来会用到“的想法保留杂物,其实很多东西丢在家里几年都没用到的,信我!呵呵~。然后第二重点是...用纸笔记录半年来家里所有物品的使用次数,使用次数低的,可以考虑丢掉,这是提高生活效率的方法。

这种所谓Declutter的过程,有些东西想丢又不舍得,这其实是一种心灵大扫除的过程,有一种说法叫做”睹物思情“,其实每一件我们拥有的物品,多少都拥有独特的回忆,比如前女友送的礼物,某个童年回忆的纪念品等,然而...这些都必须丢的,有不好回忆的更应该丢。因为留着这些物品,其实某程度来说就是囚禁自己在过去,你放不下这些死物,更何况是内心的执着。

今年是我第一次新年没买新年衣,而大扫除的时候还把一半的衣服捐掉,家里的拉拉杂杂的杂物,也丢到一干二净,几乎到”家徒四壁“的地步了。

但我想用这个例子做补充,我的电脑室:




这也许在很多人看来根本不算极简主义,但我想这张照片更好的表达我要传达的概念,就是零杂物,而不是亏待自己的禁欲主义。在此之前...其实我也经历一段房间乱七八糟,这边丢一本书,那边丢一条底裤的时期。我是用了很多年的时间,从硬件发烧友一直乱花钱升级硬件,到渐渐深刻理解自己工作范围的需求,然后组成属于自己最精简的配置,走进这间房间,没有其他杂念,纯属就是看股票,研究和工作的地方。

重点是,如果是你需要用到的,用以维生,用来丰富心灵的工具,哪怕是很贵,都要努力赚钱去拥有。这是《断舍离》里一个很重要的心理概念,比如说有些人常常穿破烂的衣服,有新衣却收着不穿,那是因为他内心深处并不觉得自己值得拥有那件衣服,他的自卑感导致那件衣服成为去大场面时...掩饰自卑的工具。

你要相信你值得拥有,别像《国王的新衣》里的寓意,把虚假的虚荣心穿在身上。

你的物质品味,应该反映出你内心的丰富,而不是贫瘠。

下一篇,待续.....


评论

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

马来西亚车牌号详解

旧车牌换新车牌的手续和步骤(转)

人生中的第二辆车,KIA Spectra 1.6L